高台县将牛产业确定为强农富农的首位产业,通过政策扶持、技术指导、科技赋能,着力壮大牛经济,不断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基础。
上午9点,在巷道镇红联村,畜牧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指导村民开展牛群科学喂养、日常免疫等工作。这几年,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村民郇自阳逐步掌握了母牛繁殖、疫病防治技术,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效益持续向好。“养的150头牛,公牛有40多头,母牛有100多头,前9个月出栏了100多头,平均每头牛价格在14000元左右。”巷道镇红联村村民郇自阳说。
走进罗城镇万丰村村民张彪的后院,整齐的牛舍里,健硕的肉牛或低头咀嚼着新鲜的草料,或慵懒地甩着尾巴,偶尔发出几声低沉的“哞”叫,构成一幅红火的养殖场景。“现在存栏106头牛,前一段时间出栏了20几头小牛,一头6000-7000元,赶年前还能卖十几头小牛。”罗城镇万丰村村民张彪说。
“牛”劲十足产业兴,“畜”势腾飞正当时。高台县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,着力探索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、规模化养殖产业,全面推动牛产业提质扩量增效。用活用足“产权贷”“活畜贷”、“金牛贷”等系列金融支持政策,优化完善“放母收犊”“牛犊代养”“入股分红”等企业联农带户利益联结机制,用“牛经济”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“牛动力”。至目前,全县累计发展共裕农牧等大型肉牛养殖企业4 8家、专业合作社16 家,建成正合祥、燕塘传祁、陇黔牧业、东联草畜奶牛养殖基地4个。全县牛存栏量达2.62万头。